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術專欄:淺淡歐洲與台灣教育、思惟、文化、生活及科學研究

學術專欄:淺淡歐洲與台灣教育、思惟、文化、生活及科學研究

文/清華工科系 陳馨怡助理教授

 

在倫敦留學與在義大利工作期間,結識了不少來自歐洲國家的師長、同學、學長姊、學弟妹及朋友們。茶餘飯後,我們有時會在BAR談談各自國家的教育、制度、文化、醫療、生活、習慣與休閒等情形。每個國家都有其長處,值得我們學習,我想這是旅居國外最大的收穫之一。

 

一、倫敦留學時期

首先聊聊英國,無論在學術界或業界,我個人認為英國是一個重視培育人才的國家。在倫敦大學學院(UCL)求學期間,除了可以和自己的指導教授們討論研究之外,只要自己有積極請益之意願,其他的教授也很樂意和學生們談談。指導教授及其他的教授們,從如何撰寫報告、遣辭用字,上台報告、表達,未來方向,準備履歷表、面試,時間管理及規劃、團體合作、領袖訓練、自我成長與認識、專注訓練等各個面向,都樂意與學生們討論。

從入學開始,UCL就準備了相關的訓練課程,學生可擇其所需而選修有興趣之課程。學生研究相關知識之學問、自己積極進取安排其喜好之課程。此外,學生認為生活與工作合一及並進,故就業前,每位UCL畢業生都已建立完善的就職基本能力與良好之工作態度;也因為學生認為生活必需與工作合一、並進,是以「如果一個學生只會讀書而不懂得如何與團體合作互助,則無法將其所學知識良善發揮於工作場合;學生認為助益社會國家之目標很重要,如果無法達成此目標,他們會有噓唏之感慨」。除此之外,學生知道學校所學僅是基本教育知識,畢業後公司仍可能出現不同的文化及不同學習內容等必須學習之面向,故多數公司會在職員就職前,先提供職前教育訓練,畢業生也很樂意參與及學習。我雖不曾在英國公司上班過,但也參與了不少職前訓練介紹座談。

進步,是要一點一滴穩紮穩打不斷地精進,無論是在學術或業界,整個英國社會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家都在學習,科學是普及知識而不是科學家的專利。電視影集內容包括從科學、歷史、文化、藝術等方向,多采多姿,在娛樂時也是輕鬆地吸取知識,增廣思惟角度、世界觀,看待事物觀點,人生價值也會大不同。

 

二、義大利工作時期

在義大利看到的族群就比在英國簡單許多,在我們實驗室除了我之外,其他皆是歐洲人(義人是多數,來自西班牙、德國也有)。其他歐洲學生參加約一至二個學期的義文課程後,就可用義文和大家溝通,除了討論科學研究外,大家主要的溝通語言以義文為主,發現英文在這國家生活不太適用。

我發現幾乎大多數義大利人或者說歐洲人的審美觀都在一定水準之上,我覺得很好奇,究竟是天生、當地文化或是生活教育、或其他因素,而導致他們的審美觀充滿美感?參觀了不少教授、同事、朋友們的家,室內設計、擺設的IDEAS都是來自於他們自己,完全不需要設計師,幾乎每一戶都有其特色,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在義大利,除了有名的設計與美麗的景點,令他們自豪的是歌劇及當地傳統的音樂。和朋友們在一起,除了現代音樂,約有一半時間也會聆聽各種不同的當地傳統音樂及古典音樂。除了年輕學生外,其他人的生活大多早睡早起,早上第一班五點往高市中心的公車上,就有不少人,行駛幾站後,公車就滿載了。在10-11點左右會有個CAFÉ BREAK13-14點午餐,關於午餐時間,我覺得蠻有趣,雖然沒有制式規定,但幾乎每個人的用餐時間都差不多,下午2點幾乎所有人皆回到研究室專心工作。工作時,大家都非常專注,17-20點陸續會有人下班,回家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共進晚餐是很重要的。20點以後,各個系館全面關閉,除了少數有申請門禁卡的研究員,非上課時間,不會有大學部學生出現在系館中,工作/學習場所和娛樂場所區分得很清楚。在歐洲開會,晚餐後,大多數人都會在BAR聚聚聊聊,記得有次在台灣某山莊和歐洲學者開會,晚餐後,他們在找喝茶或喝酒場所聊天,餐廳也是晚上9點打烊,大廳只提供椅子無飲品,一伙人只好摸著鼻子各自回房間 (住山莊沒車子也出不去,晚上9點,看不懂台灣電視節目,也睡不著),只能說文化生活習慣大不同。

我想,人才是需要用心有規劃去培養,方法制度都需因時因人因地而有所調整與改善。台灣的孩子資質很好,學校就是其中一個關鍵,端看我們能教育出怎樣的棟樑來為眾生服務,以創立更美好和樂安祥、走在世代尖端的進步社會。

 

三、歐洲生質能源Cascatbel計劃

        曾經在義大利參與一個Nanotechnology會議,內容是在結合業界公司與研究單位合作,其中有一個會談時間,與會者可以與有興趣的公司幹部直接面談該公司所遇到的問題,而需要學校或研究單位提供如何的協助。印象較深的題目包括:不沾鍋的改善、造酒桶內壁材料的改善、可分解性塑膠袋的分解性及韌性提升等與大眾生活較直接相關的研究題目。

歐盟於2003年針對交通運輸的替代能源而訂定「生質燃料法」,內容為會員國必須漸漸以生質燃料替代石化燃料,此法在2009年與2012年做逐步修正,如2010年及2020年生質能源在運輸燃料所佔比例之目標為5.75%10%,基於此法之設立,生質能源為必要之研究議題。在米蘭工作的最後兩年期間為執行與生質能源相關的計劃—Cascatbel(橫跨2個理論模擬研究單位,15個實驗機構與工廠,以及10個國家),主要是探討Ru/MO2Ni/MO2 (M=Ti or Zr)催化劑在裂解生物油中的效能及機制。首先我們從金屬與氧化物複合材料的結構變化觀察是否有電子轉移而改變催化劑表面材料的特性1-3,接著觀察導入氫氣對還原氧化物之影響,發現金屬雖然不會直接轉移電子到氧化物基底,但扮演著自發性解離氫氣的角色,再利用氫溢流機制(如圖一)將一顆氫的電子轉移給TiO2 ZrO2而引發活性位能點4。如應用在苯酚的脫氧反應中,此活性位能點就能助於苯之生成5

生質材料來源多種與複雜,要瞭解其過程之反應與機制進而改善工廠製程仍需投入研究一段時日,當然其中經費支持也與政策法則相關,靜待其蓬勃發展之日。

 

圖一 逆氫溢流(氫壓低)與氫溢流(氫壓高)機制示意圖4

 

參考文獻

1.     H.-Y. T. Chen, S. Tosoni, G. Pacchioni “Adsorption of Ruthenium Atoms and Clusters on Anatase TiO2 and Tetragonal ZrO2(101) Surfaces: A Comparative DFT Study” J. Phys. Chem. C 119, 10856−10868 (2015).

2.     S. Tosoni, H.-Y. T. Chen, G. Pacchioni “A DFT study of the reactivity of anatase TiO2 and tetragonal ZrO2 stepped surfaces compared to the regular (101) terraces” ChemPhysChem 16, 3642-51 (2015).

3.     S. Tosoni, H.-Y. T. Chen, G. Pacchioni “A DFT study of Ni clusters depositionon titania and zirconia (101) surfaces” Surf Sci special issue 646, 230-238 (2016). IF=1. 876  [Ni/nTiO2]

4.     H.-Y. T. Chen, S. Tosoni, G. Pacchioni “Hydrogen adsorption, dissociation, and spillover on Ru10 clusters supported on anatase TiO2 and tetragonal ZrO2 (101) surfaces” ACS catalysis 5, 5486-5495 (2015)

5.     H.-Y. T. Chen and G. Pacchioni “Role of Oxide Reducibility in the Deoxygenation of Phenol on Ruthenium Clusters Supported on the Anatase Titania (1 0 1) Surface, ChemCatChem 8, 2492-99 (2016).

 

撰文者簡介:

陳馨怡助理教授_工科系105學年度新進教師

l   學經歷:

PhD, Chemistry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UK

MSc,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BEng (Honours), Resources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義大利米蘭比可卡大學材料科學系 博士後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 研究助理

國立台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助教

 

l   研究領域:

第一原理、計算應用於能源材料、催化反應、二維材料、金屬/氧化物界面

瀏覽數: